时间:2025-10-23
蓝宝石作为一种光学材料,因其高硬度、耐高温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,被广泛应用于红外光学窗口、探测器保护窗口等领域。然而,蓝宝石在红外波段的透过率并非完美,尤其是在中远红外区域(如3-5μm和8-12μm大气窗口),其透过率会因材料本身的晶格振动吸收而下降。为了提高蓝宝石窗口片的红外透过率,镀膜技术成为关键手段。本文将从蓝宝石的光学特性、镀膜原理、膜系设计及实际应用效果等方面,分析镀膜对蓝宝石窗口片红外透过率的影响。
一、蓝宝石的光学特性与红外透过率限制
蓝宝石(α-Al₂O₃)是一种单晶氧化铝材料,其透光范围覆盖紫外(约0.15μm)至中红外(约5.5μm)波段。在1-5μm波段,蓝宝石的透过率可达85%以上,但在5μm以外,由于晶格振动引起的声子吸收效应,透过率急剧下降。此外,蓝宝石表面还存在约8%的菲涅尔反射损失,进一步降低了有效透过率。
二、镀膜技术的原理与作用
镀膜技术通过真空蒸镀、磁控溅射或离子束辅助沉积等方法,在蓝宝石窗口片表面沉积一层或多层光学薄膜,主要实现以下功能:
1、增透膜(AR膜):通过干涉效应抵消表面反射,提高特定波段的透过率。例如,在3-5μm波段设计λ/4光学厚度的氟化镁(MgF₂)或硫化锌(ZnS)膜层,可将单面反射率从8%降至1%以下。
2、宽带增透膜:采用高低折射率材料交替的多层膜系(如ZnS/YbF₃组合),可拓展增透波段至8-12μm,同时抑制蓝宝石的声子吸收峰。
3、保护膜:如类金刚石碳膜(DLC),既能保持红外透过率,又能提升表面硬度和抗腐蚀性。
三、膜系设计的关键因素
1、材料选择
①低折射率材料:MgF₂(n=1.38@4μm)、SiO₂(n=1.45@4μm)适合作为增透膜的外层。
②高折射率材料:ZnS(n=2.25@10μm)、Ge(n=4.0@10μm)可用于调节相位干涉。
③过渡层材料:Al₂O₃薄膜可作为蓝宝石基底与膜层的缓冲层,减少应力导致的脱落风险。
2、膜厚控制
通过准确控制每层膜的光学厚度(nd=λ/4或λ/2),利用相长干涉增强透射。例如,在8-12μm波段,采用非规整膜系设计(如渐变折射率膜),可避免单一波长优化导致的旁带波动。
3、环境适应性设计
针对高温或高湿环境,需选择热稳定性好的材料(如Y₂O₃)并优化膜层结构。
镀膜技术能够提升蓝宝石窗口片的红外透过率,使其在红外领域发挥更大作用。随着工艺的发展,镀膜蓝宝石窗口片的性能边界将进一步拓展,实际应用中需平衡光学性能、环境耐受性及成本因素,针对具体场景定制化设计膜层方案。
电话
手机
客服
TOP